《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》

作者: 桑兵
出版社: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
出版年: 2014-10
页数: 302
定价: 48元
装帧: 平装
丛书: 中华学人丛书
ISBN: 9787303174195
内容简介 · · · · · ·
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是如何区分的?
陈寅恪对于民国学术的评价有那么高吗? 他对晚清有何独特观察?
清华国学院成立谁是主导,留下了哪些经验与后遗症?
从1902年梁启超谋创《国学报》,到20世纪50年代初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等终止,历经半个世纪。流派纷呈,观念不一,但总体上看,乃是数百年间中西文化的 交流融合,特别是晚清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,最终导致中国文化在学术层面上融入近代世界体系之旅程。作者不以时代群趋为 是,由沉潜而期冀千虑一得,由学人交往与学术公案探寻学界的相互关系,进而把握近代中国学术源流与轨辙。
作者简介 · · · · · ·
桑兵,河北威县人,历史学博士。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,现任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。出版《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》、《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》、《国学与汉学——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》、《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》、《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》《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》、《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》等专著。主编《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》及同名丛书、《清代稿钞本》。合编《戴季陶集》、《近代中国学术批评》、《近代中国学术思想》、《国学的历史》、《读书法》。
目录 · · · · · ·
绪论第一章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与西学
一 西人东来
二 科学与学科
三 国际汉学的影子
第二章 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
· · · · · · ()
绪论
第一章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与西学
一 西人东来
二 科学与学科
三 国际汉学的影子
第二章 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
一 粤人与南学
二 太炎门生
三 新文化派
四 学分南北
第三章 大学史学课程设置与学风转变
一 史家之总法
二 议论与讲学
三 南北异同
四 综合与考据
第四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国际反响
—以整理国故为中心
一 日本:有信有疑
二 韩国:声应气求
三 欧美:汉学专利
四 内外有别
第五章 东方考古学协会
一 新兴学科
二 意在结盟
三 分歧与影响
第六章 陈寅恪与清华研究院
一 入院因缘
二 师生名分
三 讲学与研究
第七章 陈寅恪与中国近代史研究
一 不古不今
二 咸同之世
三 具有统系与不涉附会
第八章 陈垣与国际汉学界
——以与伯希和的交往为中心
一 独吾陈君
二 海内公意
三 汉学正统
四 天下英雄谁敌手
第九章 厦门大学国学院风波
一 旧嫌新隙
二 文理争风
三 学派与政争
第十章 胡适与《水经注》案探源
一 作案动机
二 案中有案
三 意在争胜
四 治学方法
第十一章 近代学术转承:从国学到东方学
——以傅斯年《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》为中心
一 新史学与史学革命
二 新旧难辨
三 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
四 专精与博通
再版后记
人名索引
征引书目
一 著述文献
二 报刊
· · · · · · ()
上一篇:《左传会笺》
下一篇:《世界伟人成功秘诀之分析》
相关文章
- 7条评论
Luke光明2024-06-17 14:24:07
- 感谢谢谢
Superman°2024-06-10 03:32:55
- 谢谢分享
tyler制砖瓦的人2024-06-03 20:49:50
- 谢谢分享
Eveningl夕情丶2024-06-20 06:35:04
- 谢谢分享
aaron艾伦2024-06-29 01:33:43
- 谢谢分享
Kerr科尔2024-06-12 04:34:26
- 感谢谢谢
Thesummerdream2024-06-10 17:31:40
- 感谢谢谢